種植牙後就能高枕無憂?近年來,種植牙治療缺牙的風氣盛行,但是醫師提醒,種植牙後並非一勞永逸,約20%至30%患者可能因照顧不周,面臨細菌感染、植體周圍炎、螺絲或種植體斷裂等問題,恐讓單顆近1萬元的植牙費付諸流水,嚴重者需二度植牙。
’
一名年約40歲的女士,多年前接受種植牙手術後按時復诊追蹤,牙槽骨狀況良好,但術後第3年開始,連續3年沒復诊,直到種植牙鬆動、周邊牙肉發炎才復诊,檢查發現種植牙區骨頭已被吸收2至3mm,且牙齦有萎縮現象,研判是照護不佳、細菌感染所導致,遂以適當的治療才得以保住牙齒。
牙根斷裂、細菌感染…種植牙後2年重點觀察期
種植牙後,種植體和牙槽骨的密合需要一段時間,如果密合不夠穩定,患者又常咬堅硬的食物,容易出現牙根斷裂、螺絲松裂的情況。此外,種植牙後的口腔衛生也很重要,清潔不到位容易引發細菌感染和牙周病,也會提高種植牙的失敗率。一般來說,種植牙後最初2年最常出現前述問題,導致種植牙失敗。
種植牙費用高!術後照護不可少
種植牙越來越熱門,單顆植牙費用從1萬至2多萬元不等,由於尚未納入醫保,對患者是不小的經濟負擔。牙科醫師提醒牢記以下7個種植牙後照護重點,養成定期復诊追蹤、良好的飲食和口腔衛生習慣,才能讓種植牙陪伴更久,繼續享受品嘗美食的樂趣。
種植牙後應養成定期復诊追蹤、良好飲食和口腔衛生習慣。
種植牙後應養成定期復诊追蹤、良好飲食和口腔衛生習慣。
【種植牙後照護須知】
1、種植體周圍沒有牙周膜,受力型態與自然牙不同,咀嚼或咬合時需避免過度用力。
2、良好的口腔衛生清潔習慣,務必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。
3、每3至6個月定期檢查追蹤一次。
4、避免中央螺絲松脫。
5、細嚼慢咽,軟質食物優先。
6、避免經常性啃咬太硬太韌的食物。
7、磨牙習慣患者,夜間務必配戴咬合板。
缺牙不補!咀嚼功能受損影響營養吸收
種植牙為目前治療缺牙的方式之一,造成缺牙原因有生活中的外傷、牙齒斷裂、嚴重齲齒、牙周病與不良的衛生習慣,而最主要還是因老年人機能退化、與慢性疾病所導致的缺牙。有統計,全國65 歲以上老年人,口內牙齒數保有24顆牙齒僅有42.1%(正常牙為32 顆),全口無牙發生率則為25.8%。缺牙會導致咬合型態的改變,造成咀嚼功能障礙,進而影響其養份攝取吸收。
種植牙後一勞永逸?日常清潔保健很關鍵
- 上一篇:意外撞斷門牙,舒眠種植牙找回笑顏
- 下一篇:种植牙后骨质松动影响种植体